“双十一”购物狂欢动全球 220多国家地区参与

2016-11-12 07:08:34  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:田士威
在美国芝加哥,数据分析师马修·艾森伯格已经习惯了使用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,购买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。

在美国芝加哥,数据分析师马修�艾森伯格已经习惯了使用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,购买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。今年“双十一”,艾森伯格自然不会错过。“双十一”,让无数的国内外消费者投入其中,他们发出的一个个订单,最终汇聚成一个个商业奇迹:截至11月12日0时,天猫交易额达1207亿元;11日0时至2时,京东3C“疯狂2小时”总销量突破361万件,同比增长135%……

● 邮包飞向全球

点击、浏览、下单,阿根廷姑娘玛利亚�德尔巴耶拿着手机在全球速卖通App上熟练地操作着。作为速卖通的铁杆粉丝,她趁着“双十一”促销活动,为一家人买了毛绒玩具和换季衣物。

几秒钟后,订单就出现在中国东莞的生产商面前,随后几小时,经过分拣、清关、出库……这个被精心包装的包裹将从中国被空运至阿根廷。

据阿根廷《国家报》报道,“阿根廷邮政部门派送的居民网购包裹中,约80%的货物来自中国”。

在俄罗斯,“双十一”的热度丝毫不逊色于阿根廷。去年“双十一”,由于瞬间交易量过大,俄罗斯银行系统一度崩溃。今年支付宝与俄罗斯银行、支付机构提前开展了密集测试,确保支付系统整体运行平稳。截至11日下午5时,支付宝支付笔数达到7.6亿笔,刷新去年创下的世界纪录。

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,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今年“双十一”,速卖通业务最北到达格陵兰岛,最南到达阿根廷。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,今年“双十一”保持了鲜明的全球化特色,一方面尝试“卖全球”,另一方面大步推进跨境进口。

● 物流争分夺秒

李炜是澳大利亚一家高端牛肉供应商的总经理,“双十一”期间,他所在的办公楼灯火通明。李炜盯着网店后台不断跳涨的订单和顾客问询,指挥客服人员一一回复并安排发货。“没想到今年行情这么好,”他说,“多亏提前有准备,否则供货缺口会更大。”

“买全球”是每年“双十一”的亮点,今年各大平台也纷纷亮出“全球购”的成绩单:11日当天前10分钟,京东进口大米下单量同比增长100倍;天猫“双十一”有1.3万个国际品牌参加……

物流是“全球购”的一大痛点。订单量不断刷新,物流公司如何应对?

5分钟完成打包,17分钟后海关检验出库,28分钟后抵达消费者家中。浙江杭州的汪女士收到了天猫“双十一”的跨境第一单——一把电动牙刷。“太快了,我刚刚准备睡觉。”汪女士惊讶地说。

为什么配送这么快?菜鸟网络进口物流负责人赵剑表示,通过大数据预测,帮助商家提前把商品下沉到消费者身边的保税仓库,由于保税仓库系统平台对接了海关、商检等部门,订单产生后根据前置信息可以迅速地完成清关环节。

美国摩根时尚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贺俐表示,中国物流业在海外布局也在提速。顺丰、圆通、中通、申通、韵达等早已在美国布局,服务甚至比本土快递公司更便捷。

● 版本不断翻新

在日本,“双十一”已开始本土化。去年起,雅虎日本、软银等和图书、音像制品连锁店茑屋联合把每年11月11日定为“好购节”。

在美国,梅西百货等美国本土零售巨头推出“双十一”促销活动。

在外界看来,“双十一”已经成为观察中国创新的窗口。美国汤普金斯国际咨询公司副总裁迈克尔�扎库尔表示,中国电商、科技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电商行业创新的引领者,中国电商在创造新科技商业模式、超值服务同时,也造就了新行业标准。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称,“在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助力下,中国的移动购物产业已领先美国”。

相关新闻

双十一晚会夺收视冠军 李宇春贝克汉姆国内国际大咖齐登场

2016-11-11 18:33:37

今年,双11狂欢夜落户浙江卫视,10日晚8点开始到11点54分结束,晚会持续近4个小时,csm52城收视率达1.397%,市场占有率5.75%,毫无压力荣登当晚收视冠军。

“双十一”足坛也豪购 中超诸强买买买

2016-11-11 11:23:10

“双十一”来了,到处都是“买买买”的节奏,中国足坛也不甘人后。2016中超联赛落幕,各支球队都在为下赛季联赛招兵买马。无论是国际大腕还是国内市场,中超诸强下手不犹豫。国安又求购鲁尼?在曼联现任主帅穆里尼奥手下,队长鲁尼并非绝对主力,上轮联赛和斯旺西的联赛之前,他已经连续四场比赛无缘首发。根据英国媒体报道,一份来自中国的巨额邀约已经出现在31岁的鲁尼面前。英媒称,对鲁尼感兴趣的是北京国安。

透视“双十一”购物者几多心理变化

2016-11-11 09:04:33

从最初单日单平台5000多万元销售额到总计900多亿元,从一家网站到全网狂欢,“双十一”的吸金能力不断刷新人们的认识。 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受到价格猫腻、“龟速”物流、售后服务滞后等因素影响,不少消费者对“双十一”的态度已日趋理性。

热门推荐

  •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: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
  • www.hebnews.cn copyright © 2000 - 2016
  • 新闻热线:0311-67563366 广告热线:0311-67562966 新闻投诉:0311-67562994
  • 冀ICP备 09047539号-1 |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312006002
  •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冀)字第101号|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